4月19日上午,2023 中国钛产业高峰论坛在宝鸡召开。本次论坛以“共享新机遇 共创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宝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宝鸡高新区管委会、宝钛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得到了中国有色金属报社、钛微媒、《钛工业进展》等媒体的支持。
开幕式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在致辞中从三方面对2022年中国钛产业取得的喜人成绩进行了回顾,主要表现在:(1)中国钛产业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各主要产品产量均保持增长,全球钛产量第一大国的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和提升;(2)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3)钛行业技术创新取得硕果累累。
钛矿产量约314.4万吨(以TiO2含量计),同比增长10.1%,全球占比36%;
海绵钛产量约17.5万吨,同比增长25.3%,全球占比63%;
钛加工材产量约15.1万吨,同比增长11%,全球占比超过60%;
各类钛材进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到13.4亿美元,同比增长47%。
宝鸡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勇在欢迎辞中讲到,宝鸡是国家“一五计划”以来重点布局的钛及稀有金属材料科研生产基地,是我国钛工业的摇篮,国家确定的钛博会永久会址,被誉为“中国钛谷”,在一代又一代钛业人的不懈奋斗和开拓创新下,经过60多年的积淀和发展,现已形成以宝钛集团为龙头,以瑞科新材料、力兴钛业、巨成钛业等中小企业为骨干,以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宝钛研究院等技术创新机构为支撑,以宝鸡高新区创业中心、钛谷新材料产业园等园区为承载的协同发展产业体系,构建起了“海绵钛—钛铸锭—钛加工材—钛合金材—钛复合材—钛材深加工产品”完整产业链条。宝鸡市现有钛产业相关企业600多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6户,高新技术企业110户,专精特新企业35户,生产的95个牌号、244个品种、5000多种规格的钛产品正在装备中国、走向世界!
开幕式结束后,进入了精彩的报告环节。首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仲生作了题为《2022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的大会报告,详尽展现和分析了中国钛工业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钛产业在发展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依靠市场推动产业发展的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2)行业投资存在过热;(3)行业内部分领域接近周期高点,需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本次"钛工业发展报告"中所公示的统计数据范围有所扩大,分类也更为细致,将刊登于《钛工业进展》2023年第2期,敬请关注!)
接下来,俄罗斯独联体钛协会主席安德烈·亚历山大洛夫先生在报告中公示了2022年俄罗斯海绵钛、钛锭的产能、产量,并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对独联体地区钛市场的发展进行了介绍;VSMPO-AVISMA集团CEO顾问谢尔盖·烈德诺夫先生作了题为《钛产业与世界航空制造》的报告,就钛产业与航空制造业之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宝钛研究院新材料研究室副主任刘继雄博士对宝钛集团近年来的科研生产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汇报;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高温钛合金研究与工程中心主任周毅作了《航空钛合金材料技术》的报告。
本次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大家共聚宝鸡中国钛谷,共话钛及钛合金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力求为国家战略型产业和中国制造贡献更多“钛”力量。
2023 中国钛产业高峰论坛召开同期,举行了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揭牌活动。
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由宝鸡市人民政府、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宝钛集团三方共建,将围绕“中国钛谷·世界钛都”目标,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战略引领性的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搭建科技与产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的桥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吸引更多企业和研究机构落户宝鸡,为推动钛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4月20日上午,2023中国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将正式开幕。本届钛博会吸引了国内外200余家企业参展,截至4月14日,展会面积已达215000平方米,比上届增加了34%。此外,将采取”线上展、线下展“模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特色和亮点,促进钛行业上下游交流互鉴,共商共促,探索钛产业发展新方向、新趋势,拓展钛应用领域、促进钛产业升级,加快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双循环”质量和水平,推进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钛工业进展官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