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陕西实验室首批团队入驻仪式暨新材料创新发展研讨会顺利举办


  9月29日,新材料陕西实验室首批团队入驻仪式暨新材料创新发展研讨会在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新材料)举行,标志着新材料陕西实验室正式进入实体化运营新阶段。

文章1.jpg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姜建春,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凯,新材料陕西实验室主任魏炳波院士、新材料陕西实验室副主任张平祥院士出席活动并讲话。新材料陕西实验室副主任李贺军院士、孙军院士,新材料陕西实验室理事长、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建峰,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梁书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于胜,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楼文晓,西安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顺出席活动。

  活动开始前,与会领导和专家来到实验室展厅、分析检测中心及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研究平台,实地察看科研设施建设、核心技术研发进展,详细询问实验室创新体系构建情况。活动上,实验室理事会办公室汇报建设进展,首批入驻团队代表、实验室检测中心负责人先后表态发言。经开区管委会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签署《共建新材料陕西实验室框架合作协议》,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和相关高校理事单位签署《新材料陕西实验室入驻协议书》。

  姜建春对首批团队顺利入驻表示热烈祝贺。他强调,新材料陕西实验室作为我省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要围绕“国家所需、陕西所能、未来所向”,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并重,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加强成果转化,用好秦创原和“三项改革”政策措施,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坚持开放协同,破除成果转化、人才流动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新机制;要持续推进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新材料)的建设,省市区三级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陕西新材料产业迈上新台阶。

  受市委常委、副市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孟浩委托,刘凯对研发团队入驻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西安市和经开区作为实验室所在地和重要的共建支持力量,将从组建服务专班、制定支持政策、设立产业基金、打造应用场景、形成联动体系等方面,为实验室的创新发展、科研人员的工作生活、创新团队的成果转化创造最佳条件,提供最强支撑,营造最好环境。

  魏炳波在讲话中指出,实验室实体化运营是推动陕西新材料领域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步。未来将聚焦“建机制、落项目、聚人才、拓视野、促发展”五大核心任务,加快构建灵活高效的新型运行机制,落地一批高质量科研项目,汇聚顶尖人才及团队,深化与国内外高水平机构的合作交流,紧密对接产业实际需求,全力打造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一流新型科研机构,加速形成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张平祥表示,实验室建设离不开省市区各级政府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离不开理事单位的协同配合,充分体现了新材料陕西实验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下一步,实验室要充分用好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各项政策措施,推动新材料陕西实验室与其他重大创新平台做好联动,尽快将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实现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新材料陕西实验室由陕西省政府于2024年1月批复建设,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担任理事长单位,联合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7所高校院所及西部材料等3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组建。实验室聚焦金属材料、超导及量子材料、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基因工程五大前沿领域,致力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支撑陕西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本次首批入驻的13个团队来自7家高校理事单位,团队的正式入驻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新材料创新发展研讨会上,西北工业大学王建元教授、杨芳教授,西安理工大学孙少东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苏磊教授等4家首批入驻团队代表,分别就超声调控材料制备技术、超导材料及应用技术、环境光催化材料、弹性陶瓷气凝胶等前沿课题作了专题报告。

  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和经开区有关部门负责人,相关高校理事单位和材料学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相关处室、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新材料)首批入驻企业负责人,新材料陕西实验室首批入驻团队代表及专家学者参加会议。